孩子冬天乾燥,又不肯喝水,有哪些食療方可以給孩子潤燥生津?孩子冬天乾燥、易上火主要有兩大原因:冬天陰冷乾燥,最容易損耗津液。加上孩子生機勃勃,新陳代謝快,津液損耗程度更甚成年人。
冬季家長喜歡給孩子温補,温熱食物增加;加上冬天陽氣潛藏體內,陽旺於內,體內熱氣鬱結。內熱無法散發,很容易鬱結脾胃,引發“內火”,損傷陰液。
判斷孩子是否缺水,簡單看3點:皮膚乾燥,喜歡舔嘴脣,尿黃味濃。
如果已經陰虛的孩子,那就説明缺水已經很嚴重了。通常症狀包括:手足心燙,皮膚燙,但是量體温又是正常的;口燥咽乾等症狀,喜歡喝冷飲;很容易 “熱氣”,生口瘡——這是虛火上炎的表現;舌質紅,瘦瘦長長,少苔,少津,容易有地圖舌;大便乾燥,顏色偏深。這時候就要儘快給孩子滋陰生津。
給孩子補充津液,尤其在冬天,少量、多次喝温開水很重要。如果孩子平時不愛喝水,逐漸培養自主飲水好習慣的時候,還可以給ta喝以下兩道食療方:
小兒酸梅湯
材料:烏梅1個,麥冬10g,陳皮1g。
做法:材料下鍋,加約5碗水,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,加少量冰糖調味即可。
功效:開胃消食,生津止渴。
適用年齡:1歲以上對證、少量多次分服。蠶豆病可服。
玉竹麥冬湯
材料:玉竹8g,麥冬5g,沙蔘8g,甘草2g,豬瘦肉50g。
做法:材料下鍋,加適量水,小火慢煮或隔水燉1小時即可。分次服用。
功效:滋陰潤燥,適用於口乾、手足易蜕皮的孩子。
適用年齡:3歲以上對證、少量多次分服。蠶豆病可服。
資料來源: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
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。
贊